1. 主页 > 内容

遥知兄弟登高处下句(遥知兄弟登高处的全诗)

遥知兄弟登高处下句(遥知兄弟登高处的全诗)

一、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指

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是王维。这句话出自王维的名篇《九月九忆山东兄弟》,其中少一人指的就是作者自已。在这首诗中,作者怀念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登高赏菊的情景,但发现自已不在他们中间。

二、遥知兄弟登高处的诗意是

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。

该诗句出自唐.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全诗如下: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三、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,指的是谁

谢邀~这么解释给你听吧:中国的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,在道教文化中,男为阳,女为阴,所以重阳节,就是两个男人,所以重阳节有赏菊、插茱萸的习俗。所以你知道茱萸插哪儿了吗?相信你应该懂了吧~

四、遥知兄弟登高处的全诗

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作者:王维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1、九月九日:即重阳节。古以九为阳数,故曰重阳。忆:想念。山东:王维迁居于蒲县(今山西永济县),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,所以称山东。

2、异乡:他乡、外乡。为异客:作他乡的客人。

3、登高: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。

4、茱萸(zhūyú):一种香草,即草决明。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。

诗意:

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,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。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,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。

五、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什么意思

1、意思是:远远想到兄弟们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2、这首诗出自唐代,作者王维,诗名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。全文是: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3、全文意思是: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,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。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,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。

六、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中的“少一人”少的是谁

三四两句,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,佩带茱萸,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,不能参与,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,就会显得平直,缺乏新意与深情。诗人遥想的却是:“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意思是说,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,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——他自己不在内。好像遗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,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;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,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。这就曲折有致,出乎常情。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,正是它的深厚处、新警处。杜甫的《月夜》中有“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”的句子,和这两句异曲同工,而王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。

这首诗中,“独在异乡”,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,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,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。“异客”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。用“独”和两个“异”字组在一句诗里,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。第二句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,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,而到节日,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。“倍”字用得极妙,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。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,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。

本文由禾角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